
1.矛盾的含義: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內部的對立和統一關系。矛盾就是對立統一。
試判斷:對立和統一是矛盾的雙方。( )
提示 ×。哲學上講的矛盾是指事物自身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。因此,統一與對立是矛盾雙方的關系,而不是矛盾雙方。
2.矛盾的基本屬性
(1)矛盾的同一性
①矛盾的同一性,是矛盾雙方相互吸引、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。
②它有兩方面的含義:一是矛盾雙方相互依賴,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,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;二是矛盾雙方相互貫通,即相互滲透、相互包含,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。
請思考:人之為學有難易乎?學之,則難者亦易矣;不學,則易者亦難矣。上述觀點說明了什么哲學道理?
提示 難與易是一對矛盾,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。“學”就是這種轉化的條件。
(2)矛盾的斗爭性,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、相互對立的屬性。它體現著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。
試判斷:①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,所以矛盾越多越好,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發展。( )
②不同的音調奏出最美的和諧體現了矛盾的斗爭性。( )
提示?、?times;。矛盾是客觀的,人為制造的矛盾只會阻礙事物的發展。
②×。經過演奏不同的音調奏出和諧的旋律,說明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,體現了矛盾的同一性。
(3)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辯證關系
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,矛盾雙方的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,是包含著差別的同一。
②矛盾的斗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,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,并為同一性所制約。
③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推動事物的運動、變化和發展,由此構成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。
請思考:南北朝時期的詩人王籍的名句“蟬噪林逾靜,鳥鳴山更幽”,體現了什么哲學道理?
提示 噪與靜,鳴與幽是對立的,但噪與鳴更能凸顯幽靜,體現了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,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;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