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新人教版】(新教材)2022年高中政治第1單元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第2課課時1世界的物質性教案必修4.doc
1.自然界的物質性
(1)自然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。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規律形成和發展的,都有自己的起源和發展史,都是統一的物質世界中的一部分。
(2)物質概念
①含義: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,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。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。
②物質與具體的物質形態: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,概括了宇宙間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,而不是指某一種具體的物質形態。
試判斷:物質和具體的物質形態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。( )
提示 ×。物質和具體的物質形態是共性和個性的關系。哲學上的物質范疇是對世界上的一切物質形態的抽象和概括,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。
2.人類社會的物質性
(1)從其產生來說: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。在從古猿到人的演化過程中,勞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。
(2)從其構成來說: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,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環境、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。這三者都是客觀的物質的要素。這些要素的客觀性,集中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。
試判斷:社會活動是人有意識的活動,所以人類社會的發展是由人的主觀意志決定的。( )
提示 ×。人類社會的發展受客觀規律的支配。人的主觀意志決定不了社會發展的方向,改變不了由客觀規律所支配的社會發展的總趨勢。